大灣區環境研究院謝廷正教授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甲醛特異性熒光探針
來源:
作者: 編輯:chen 發布時間:2023-01-10 14:27 點擊數: Views
近日,廣州大學大灣區環境研究院謝廷正教授在超分子材料領域取得進展,發現一種可循環利用的新型特異性識別甲醛的超分子熒光探針,該研究提供了一種對甲醛進行有效視覺檢測和可逆吸收的新方法,可應用于環境監測領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協會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研究背景
甲醛是一種典型的揮發性有機化學品污染物,由于與DNA及蛋白質有較強的結合能力,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一種毒素和致癌物。傳統、識別甲醛的分析方法,如質譜法、電化學法等需要使用昂貴的大型儀器,操作復雜,耗時長。熒光傳感器因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及實時檢測的優點,已發展為強有力的檢測甲醛的工具。超分子作為由非共價鍵結合的功能分子,其制備和檢測的簡單、快速反應、同時具有高靈敏度和良好的選擇性,已經發展為針對多種目標監測物的超分子熒光傳感器。
研究內容
研究團隊制備了一種基于咪唑基的“V”形三聯吡啶配體,超分子上的咪唑活潑氫能與甲醛進行快速且可逆的羥甲基化反應,表現出對甲醛的特異性熒光識別,而對應的有機配體并沒有明顯的熒光響應。本研究結合配位超分子的熒光特性,開發了一種新型的用于檢測甲醛的三角形配位大環熒光探針,有助于拓展配位超分子的熒光傳感功能的應用領域,同時也提供了一種高效檢測甲醛的新材料。
研究相關
大灣區環境研究院王平山教授、謝廷正教授以及青年講師蘇培洋為論文的通訊作者,2020級碩士研究生余敏雅為論文第一作者,廣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州市市校(院)聯合資助項目等的項目支持。
文章來源
Yu, M.-Y.; Xu, L.-H.; Zhang, Z.; Qiao, Z.; Su, P.; Wang, P.; Xie, T.-Z., An Imidazole-Based Triangular Macrocycle for Visual Detection of Formaldehyde.Inorg. Chem.2022,61(50), 20200-20205.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inorgchem.2c03118